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突发肠胃炎有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突发肠胃炎有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突发肠胃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症状。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1、腹痛:

腹痛是肠胃炎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难忍不等,进食后可能加重。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痛通常较轻,细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可能导致持续性剧痛。腹痛可能与胃肠黏膜炎症、肠痉挛或肠道菌群紊乱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颠茄片、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严重时每日可达10次以上。病毒性肠胃炎粪便多无脓血,细菌性感染可能出现黏液便或血便。腹泻与肠道渗透压改变、炎症介质释放及肠蠕动加快有关。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避免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可遵医嘱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3、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儿童患者呕吐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明显。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警惕代谢性碱中毒。症状可能与延髓呕吐中枢受刺激或胃肠动力障碍有关。治疗可选用多潘立酮片、盐酸昂丹司琼片、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止吐药物。

4、发热:

细菌性肠胃炎常伴有38-39℃的中低度发热,儿童可能出现高热。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表现,但持续高热需警惕严重感染或并发症。发热时可能伴随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小儿退热栓等退热药物。

5、脱水:

脱水是肠胃炎最需警惕的并发症,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婴幼儿及老年人脱水风险更高,严重时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脱水与体液通过呕吐腹泻大量丢失有关。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可配合使用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等补充剂。

突发肠胃炎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注意补充水分,每次呕吐或腹泻后饮用100-200毫升淡盐水。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加重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黄疸眼睛发黄多长时间能好

黄疸引起的眼睛发黄一般7-14天可缓解,实际恢复时间受到病因类型、肝功能恢复速度、治疗干预效果、个体代谢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病因类型

生理性黄疸(如新生儿黄疸)通常1-2周消退,胆道梗阻或肝炎等病理性黄疸需病因解除后逐渐恢复。

2. 肝功能恢复

肝细胞损伤程度决定恢复周期,轻度肝炎可能2-3周好转,重度肝病需数月治疗。

3. 治疗干预

光疗对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胆道支架置入术可快速改善梗阻性黄疸症状。

4. 个体差异

婴幼儿代谢快恢复较快,老年人或营养不良者胆红素清除效率较低。

建议监测皮肤黏膜黄染变化,配合医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因治疗,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