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尾骨摔伤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交替、药物镇痛、康复训练等方式处理。尾骨损伤通常由跌倒撞击、骨质疏松、长期久坐、外伤骨折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减轻尾骨受压。
2、冷敷热敷: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缓解肿胀,后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重复进行3次。
3、药物镇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需警惕胃肠道不良反应。
4、康复训练:恢复期进行骨盆底肌收缩训练和瑜伽婴儿式拉伸,每日3组,每组10次,逐步改善局部肌肉支撑力。
日常应避免骑行等压迫尾骨的活动,饮食多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牛奶、鱼类,若出现持续剧痛或排便障碍需及时骨科就诊。
胸椎压缩性骨折根据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主要评估标准包括椎体前缘高度丢失比例、中柱是否受累及神经损伤情况。
1、轻度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小于30%,通常由骨质疏松或轻微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可通过支具固定和镇痛治疗。
2、中度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30%-50%,多与中度外力创伤有关,可能伴随脊柱后凸畸形,需结合椎体成形术和康复训练。
3、重度骨折椎体高度丢失超过50%或中柱受累,常见于高能量损伤,往往合并神经症状,通常需要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干预。
确诊后应避免负重活动,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定期复查影像评估愈合情况,神经功能受损者需早期康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