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膝盖窝疼可能由肌肉拉伤、滑囊炎、半月板损伤、腘窝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消炎、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腘绳肌或腓肠肌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急性期需冰敷并制动,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疼痛。
2、滑囊炎:膝关节过度摩擦会引发腘窝滑囊炎症,伴随红肿热痛症状。建议减少跪姿活动,采用超声波治疗,必要时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外用酮洛芬凝胶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3、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扭转易导致后角半月板撕裂,疼痛在深蹲时加剧。需通过MRI确诊,轻者可用氨基葡萄糖胶囊、硫酸软骨素片营养关节,重者需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
4、腘窝囊肿: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贝克囊肿会压迫神经血管,可能伴发小腿胀痛。无症状囊肿可观察,较大囊肿需穿刺抽液或关节腔镜下囊壁切除术,配合迈之灵片改善循环。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爬山爬楼,肥胖者需减重,运动前充分热身,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关节卡锁需及时骨科就诊。
胸椎压缩性骨折根据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主要评估标准包括椎体前缘高度丢失比例、中柱是否受累及神经损伤情况。
1、轻度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小于30%,通常由骨质疏松或轻微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可通过支具固定和镇痛治疗。
2、中度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30%-50%,多与中度外力创伤有关,可能伴随脊柱后凸畸形,需结合椎体成形术和康复训练。
3、重度骨折椎体高度丢失超过50%或中柱受累,常见于高能量损伤,往往合并神经症状,通常需要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干预。
确诊后应避免负重活动,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定期复查影像评估愈合情况,神经功能受损者需早期康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