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胃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属于中度严重的慢性胃病,其严重程度主要与黏膜萎缩范围、糜烂面积、是否伴随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有关。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病情,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
1、黏膜损伤程度胃黏膜萎缩和糜烂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可能出现腹胀、贫血等症状。轻度病例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
2、癌变风险因素伴随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时癌变概率增高,需定期胃镜监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诱因,根除治疗可降低风险。
3、症状控制效果规范使用铝碳酸镁、瑞巴派特等药物可改善症状。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结合内镜下治疗。
4、营养吸收障碍胃酸缺乏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和铁吸收,需监测营养状况并适当补充。严重贫血患者需注射维生素B12。
建议定期复查胃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吐黄水苦水可能由饮食不当、胃酸反流、胆汁反流、胃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1. 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发呕吐。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片、雷尼替丁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
2. 胃酸反流胃食管反流疾病可能导致胃酸混合食物残渣反流至口腔。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呕吐物酸苦。可遵医嘱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莫沙必利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
3. 胆汁反流幽门功能失调可能使胆汁反流入胃,呕吐物呈黄色苦味。常伴随上腹隐痛,可能与胆囊炎有关。需完善胃镜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多潘立酮片、复方铝酸铋颗粒等药物。
4. 胃炎发作急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呕吐物含胆汁成分。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
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空腹过久,呕吐后适当补充淡盐水。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呕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