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风温肺热病是中医对风热犯肺证或肺热壅盛证的统称,对应西医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1、病因病机
风温肺热病多因外感风热邪气侵袭肺卫,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所致。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导致肺失宣降,热邪壅滞,炼液为痰,临床表现为咳嗽、咯黄痰、发热等症状。常见于季节交替时,与免疫力下降、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2、典型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风、咳嗽气促、咯黄色黏痰或铁锈色痰,部分患者伴有胸痛、咽痛、口渴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严重者可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表现,提示病情进展。
3、诊断鉴别
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或CT等检查与普通感冒、肺结核等疾病鉴别。中医诊断需结合四诊,区分风热犯肺证与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多见咽痒咳嗽、痰少而黄;痰热壅肺证则见咳嗽气粗、痰多黄稠。
4、中医治疗
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为主。常用方剂包括桑菊饮、银翘散加减,痰热盛者可用麻杏石甘汤。中成药可选择连花清瘟胶囊、金振口服液、清开灵颗粒等。针灸可取肺俞、尺泽等穴位,配合大椎穴刺络放血退热。
5、西医干预
细菌性感染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氨溴索口服液祛痰。重症肺炎需住院治疗,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
患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可食用梨、百合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戒烟限酒。体温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改变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增强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