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新生儿黄疸未退可能由生理性黄疸延迟消退、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新生儿溶血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蓝光治疗、药物干预、母乳管理、手术等方式处理。
1、生理性延迟足月儿黄疸持续超过2周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未完善有关,建议增加喂养频次促进胆红素排泄,必要时配合日光浴。
2、母乳性黄疸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能抑制胆红素代谢,表现为黄疸持续但生长发育正常,可尝试暂停母乳3天观察,黄疸消退后恢复喂养。
3、胆道闭锁可能与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有关,常伴陶土色大便和肝肿大,需在出生60天内完成葛西手术,延误将导致肝硬化。
4、溶血性疾病ABO或Rh血型不合可能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严重时需换血治疗,药物可选用人血白蛋白、苯巴比妥。
家长需每日记录黄疸范围变化,保证每日8-12次有效哺乳,若出现拒奶、嗜睡或黄疸蔓延至手足心应立即就医。
宝宝总是干呕可能与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感冒、肠梗阻等因素有关。
1. 喂养不当家长需注意喂奶姿势不正确或喂奶过快可能导致宝宝吞咽空气,引发干呕。建议调整喂奶角度并控制流速,喂奶后竖抱拍嗝。
2. 胃食管反流婴儿贲门发育不全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表现为频繁干呕。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缓解症状。
3. 感冒呼吸道感染时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可能引起干呕。家长需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医生可能开具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等药物。
4. 肠梗阻若伴随腹胀、排便停止等症状需警惕肠梗阻,可能与肠套叠等急症有关。家长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避免过度喂养,出现持续干呕或伴随其他症状时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