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先天性心脏病若不治疗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感染性心内膜炎、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异常导致长期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肌代偿性肥厚后失代偿,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需通过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利尿剂如呋塞米及血管扩张剂治疗。
2、肺动脉高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易引发肺血管重构,后期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表现为紫绀、咯血,需使用波生坦等靶向药物或房间隔造口术干预。
3、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畸形处易滋生细菌,引发发热、栓塞等症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急性期需静脉用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
4、生长发育障碍机体长期缺氧及代谢消耗增加,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需营养支持配合手术矫正,严重者需生长激素治疗。
建议定期随访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需保证高热卡喂养。
新生儿呼吸重可通过调整体位、清理鼻腔、保持环境舒适、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呼吸重通常由生理性因素、鼻腔阻塞、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将新生儿头部垫高15度左右,避免平躺压迫气道。生理性呼吸急促多与体位不当有关,无须特殊治疗。
2、清理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鼻腔阻塞是常见诱因,需家长每日检查鼻腔清洁度。
3、保持环境维持室温24-26摄氏度,湿度50%-60%,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环境干燥或污染可能导致黏膜充血。
4、就医评估如伴随发热、口唇发绀等症状,可能与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喉喘鸣等疾病有关,需完善胸片检查,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布地奈德雾化液等药物。
家长需每日记录呼吸频率,避免包裹过紧,喂养时注意防止呛奶。持续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