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管理需遵循流质→半流质→软食的渐进原则,推荐米汤、藕粉、蒸蛋羹、嫩豆腐等低纤维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硫糖铝、奥美拉唑等药物。
一、急性期饮食出血后24-48小时需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待出血停止后逐步引入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过滤菜汤,避免刺激胃肠黏膜。
二、恢复期饮食过渡期选择无渣半流质食物,如藕粉、蒸蛋羹、山药泥,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温度保持40℃以下,减少胃肠蠕动负担。
三、稳定期饮食出血停止1周后可尝试软食,推荐嫩豆腐、龙须面、去皮鱼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及粗硬食物。
四、禁忌食物绝对禁止酒精、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限制咖啡、浓茶等促胃酸分泌饮品,粗纤维蔬菜水果需加工成泥状后少量尝试。
恢复期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及大便潜血指标,出现呕血或黑便立即就医。
吃饭总爱呛到气管里可能由进食过快、吞咽功能异常、胃食管反流、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进食习惯、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进食过快咀嚼不充分或大口吞咽会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建议放慢进食速度,每口食物咀嚼充分后再吞咽,避免进食时说话或分心。
2、吞咽功能异常老年性吞咽功能退化或咽喉肌群协调障碍易引发呛咳。可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如冷刺激训练、空吞咽练习等改善肌肉协调性。
3、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可能导致保护性呛咳反应。可能与食管括约肌松弛、胃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常伴反酸、烧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铝碳酸镁等药物。
4、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等可能损伤吞咽中枢神经。通常伴随肢体麻木、震颤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必要时采用鼻饲管进食。
日常选择软烂易吞咽的食物,进食时保持坐姿端正,出现频繁呛咳或伴随呼吸困难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