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一岁小孩发烧不建议使用安乃近。安乃近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过敏性休克等,儿童尤其敏感。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药品监管部门已限制或禁止儿童使用。
安乃近是一种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但存在骨髓抑制风险。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儿对药物过敏反应更为剧烈,表现为皮疹、喉头水肿甚至休克。临床观察发现,儿童使用安乃近后粒细胞减少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成人,可能继发难以控制的感染。
目前儿科发热治疗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安全性更高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布洛芬混悬液可用于6个月以上患儿。这两种药物退热效果明确,不良反应较少,正确使用时对儿童肝肾功能影响较小。体温超过38.5℃时可考虑药物干预,但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物理降温可作为辅助手段,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持续发热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未经医嘱的药物。
家长应避免给儿童使用安乃近等风险较高的退热药,选择药物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年龄限制。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水分,监测体温变化。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预防接种和卫生防护,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概率。儿童用药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凭经验使用成人药物或偏方。
小孩发烧吃了中药还没有退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用药、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孩发烧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环境温度过高、脱水、药物不对症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小孩的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有助于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可以给小孩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
2、调整用药
如果中药使用超过24小时仍未退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西药。不要自行增加中药剂量或混合使用多种退热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记录小孩的用药时间和体温变化,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3、补充水分
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需要少量多次给小孩补充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小孩的尿量和尿色,如果尿量减少或尿色深黄,提示可能存在脱水。可以适当给予稀释的果汁或米汤等流质食物,避免高糖饮料。
4、观察症状变化
家长需密切监测小孩的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抽搐、意识模糊、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如果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超过24小时,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
5、及时就医
如果小孩年龄小于3个月,体温超过38摄氏度应立即就医。对于3个月以上的小孩,发热超过72小时不退,或伴有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发热原因后调整治疗方案。
小孩发烧期间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过度包裹或使用偏方降温。可以准备体温计、退热贴等物品备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面条等。保持小孩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如果反复发热或症状加重,不要拖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