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一生必修课 | 女性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当心是子宫脱垂

医语暖心 发布时间:2025-11-01 06:40 247次浏览
关键词:子宫

最近有位30岁的二胎妈妈发现内.裤总是湿漉漉,起初以为是漏尿,检查才发现是子宫脱垂。这种被称为“女性难言之隐”的问题,其实发病率比想象中高得多。据统计,每3位经产妇就有1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损伤。

一、这些信号要当心

1、下腹坠胀感

久站后小腹像挂着铅块,平躺会缓解。这种牵扯感可能提示子宫韧带已经松弛。

2、异常分泌物增多

内.裤经常潮湿,并非白带异常,而是因为子宫位置改变导致宫颈分泌物外流。

3、排尿困难

总感觉尿不干.净,严重时甚至需要用手托住下体才能排尿。这是膀.胱被压迫的典型表现。

4、腰骶部酸痛

尤其劳累后疼痛明显,与普通腰痛的区别是:改变体位也无法缓解。

5、性生.活不适

同房时有异物感或疼痛,可能因为子宫位置改变影响正常解剖关系。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妊娠分娩损伤

胎儿经过产道时,盆底肌肉就像被拉长的橡皮筋,很难完全回弹。多次分娩风险更高。

2、长期腹压增加

慢性咳嗽、便秘、长期提重物等,都会持续给盆底肌“加压”。

3、雌激素水平下降

更年期后胶原蛋白流失,支撑组织的韧性会明显减弱。

4、先天发育异常

极少数患者可能存在盆底肌肉先天薄弱的情况。

三、日常预防很关键

1、产后及时修复

顺产后42天是盆底肌恢复黄金期,建议所有产妇都进行专业评估。

2、避免增加腹压

改正久蹲、久站习惯,提重物时记得先收紧盆底肌。

3、坚持凯格尔运动

每天3组收缩练习,就像中途憋尿的感觉,每组坚持10秒。

4、控制体重增长

BMI超过25的人群,盆底肌承受压力会明显增加。

四、出现症状怎么办

1、轻度脱垂

通过专业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家庭训练,多数能明显改善。

2、中度症状

可能需要子宫托等辅助器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严重影响生活

手术治疗是最后选择,现在多数采用微创方式。

记住,这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问题。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会松动,身体器官也需要定期保养。建议所有产后女性和45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盆底功能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守护女性健康。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