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全球药企TOP15发布:强生稳居宝座 赛诺菲跌出前五

健康科普君 发布时间:2019-04-11 09:14 7049次浏览
关键词:

专利悬崖、仿制药冲击、人事剧变、战略调整···这些制药大佬们去年经历了许多共同的变化和挫折。

截至目前,基本上跨国药企都发布了2018财年的年报,根据FiercePharma发布的全球制药企业营收排名TOP15榜单来看,相比去年,上榜企业没有变动,但排名却发生了变化。

去年排名第五的赛诺菲销售额下滑了近2%,跌至第七位;吉利德多年来一直受丙肝药物定价的压力,2018年的下跌态势加大,下滑了三个位置至第13位。另一方面,默克在Keytruda的强劲势头下,进入前五;“背水一战”的百时美施贵宝从第15名上升到12名。如果对于Celgene的收购最终成功,按照去年Celgene 150亿美元的收入,BMS有极大希望跻身前十大制药公司之列。

专利问题仍是跨国药企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过去几年,几家药企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专利悬崖。此前FiercePharma发布了一份2019年可能在美国面临专利挑战风险的10大药品清单,罗氏抗癌“三大王牌”上榜,吉利德“二代”产品有两款在列,辉瑞、GSK各有一款失去专利保护的明星药也出现在榜单中。

而根据2018年全球销售情况看,10大药品中一半以上的药品销售额同比去年下滑,随着多个仿制药获批上市,这10大药品在2019年将面临更大的销售危机。因此药企都在寻找下一个重磅炸弹,来抵消专利到期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产品角度看,创新药仍是企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在销售增速较快的企业中,罗氏、强生、艾伯维的研发投入已超100亿美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辉瑞、诺华虽然营收仍居前列,受制于专利悬崖和新药难产,增长已经呈现疲态。而在新药中,抗癌药正在成为新的发力点。除了罗氏、强生、阿斯利康等原本以抗癌药为重点的企业,此前一直专注丙肝领域的吉利德,也推出了CAR-T疗法Yescarta,且表现不俗。

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国家谈判、临床替代、降税降价、4+7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挑战,但一系列机会仍然已经呈现。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称,新一轮医保目录即将调整,利好抗癌药、罕见病用药、儿童药等,而这些正是跨国药企的“强项”。作为重要市场,中国仍是大多数跨国药企的业绩引擎。与之相应,人事调整和战略调整也将持续推进。

强生:东边不亮西边亮

在此前河南省的集中招标采购中,诺华、豪森和石药欧意的伊马替尼片在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议价工作中均未确认专家建议价,整组流标。但是此后,各地采购平台上的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纷纷降价,降幅达28%,一方面有着4+7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伊马替尼仿制药申报扎堆,已有品种完成BE临床,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产仿制药将继续瓜分市场。或许此次在各地降价也是为了保持住其市场。

GSK:做肿瘤药,我们是认真的

GSK去年的收入为409.6亿美元,按汇率不变计算,比2017年增长了5%。其中,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在2017年10月获批后,2018年销售收入直接突破10亿美元,带动GSK整个疫苗板块增长了16%。

与此同时,在第四季度,Humira在美国以外市场的净收入已大幅下跌17.5%。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数据表明,10月份进入欧洲市场的多款阿达木单抗生物仿制药已迅速获得市场份额。Abbvie正在削减Humira在欧洲的价格,以应对在其市场份额之后出现的生物仿制品。有分析师认为,这一趋势正在加速,今年Humira将失去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销售额。Humira占了艾伯维总收入的60%以上。截至目前,艾伯维已与6家公司就阿达木单抗生物仿制药上市时间达成了协议,预计在2023年1月之前,仿制药不会打入美国市场。这给了艾伯维喘息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几年里,艾伯维已成功建立起了其他特许专营权,特别是血液肿瘤学疗法,这一投资组合净收入已大幅上涨,其中Imbruvica全球净收入35.9亿美元,同比增长39.5%;Venclexta全球净收入3.44亿美元。

好消息是,Venclexta获得美国FDA批准AML适应症,同时欧洲方面已批准Venclexta用于二线治疗复发性/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CLL)。目前,艾伯维也正在寻求推出2款新的免疫学产品,以帮助保护未来业绩增长。

目前Humira在国内也面临着众多的威胁,目前国内已有齐鲁制药,正大天晴,海正药业,信达生物等28家企业进行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物的仿制药申报,步长制药日前也发布公告称其生物类似药已经进入Ⅰ期临床。

拜耳:战略调整进行时

拜耳2018年营业收入298.8亿美元,相比于2017年的300.2亿美元略有下降。

在2018年夏季拜耳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的对于孟山都的收购,但此前,有分析师建议,拜耳股价受到多个部门的拖累,一旦分拆可能会提振股市。11月,拜耳公布了一项大型改革计划,该公司的动物保健业务被取消,此外,还剥离了健康消费品事业部品牌Coppertone和Dr. Scholl’s以及出售所持有的德国生产基地服务商Currenta 60%的股权计划。与此同时,拜耳包括制药研发、制造、消费者等在内10%的员工近12000个工作岗位,成为了“砧板之鱼”。

对于拜耳来说,眼科药物Eylea、抗凝血药物Xarelto、肺动脉高血压治疗药物Adempas、肿瘤药物Stivarega、肿瘤药物Xofigo仍然是其处方药业务的关键增长点,销售额提升13.5%(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达到68.38亿欧元。其中,由于在欧洲、中国和加拿大市场的销量提升,拜瑞妥增长12.8%。在其他处方药产品中,销售增长最强劲的是糖尿病治疗药物拜唐苹,这也得益于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大幅提升,销售额上升13.8%)。

礼来:寻求差异化优势

礼来2018年收获了245.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尽管糖尿病药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艰难的定价动力,但该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仍然增长了7%。礼来近年来一直在重大的专利损失作斗争。例如与廉价仿制药抗争的ED药品Cialis去年的销售额下滑了20%。除了Cialis,礼来最近还因为抗利尿药物Stratera和血液稀释剂的有效性而受到专利过期的打击。

礼来实际上是近几年从新药上市中获益最大的制药巨头,在糖尿病、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偏头痛这几个领域都有产品布局。尤其是2014 年以后获批上市的多个新产品在 2018 年显著放量,弥补了 Cialis(他达拉非), Effient(普拉格雷)、Strattera(阿托莫西汀)等产品失去专利保护的不利影响。而 Humalog、Alimta 这些老产品受临床需求增加和零售价格提高的影响,也取得了增长。

礼来目前没有PD-1产品管线,但并不影响其在肿瘤领域的步伐。虽然除了老产品培美曲塞,礼来并没有特别重磅的肿瘤产品,但胃癌新药Cyramza(雷莫芦单抗)和乳腺癌新药Verzenio都正给礼来稳定地创造现金回报,每个产品在2018年的销售额都超过2亿美元。另外,礼来前不久宣布将以 80 亿美元收购明星公司 Loxo,准备差异化地扩充肿瘤产品管线。

2017年9月初,礼来关闭了位于上海张江的早期临床研究实验室并裁减3500人,同时声明在华研发活动的重心将转到通过本土协作推动早期和临床研究上来。去年年初,礼来宣布其中国创新合作中心正式在上海成立,将聚焦更多通过本土协作推动早期新药研发。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