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
三伏天一般能喝姜茶,有助于驱寒除湿、促进排汗。但体质偏热或存在阴虚火旺等情况时不宜饮用。
姜茶由生姜熬煮而成,性温味辛,三伏天适量饮用可缓解因空调冷饮导致的脾胃虚寒症状。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改善食欲不振;挥发油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汗散热。传统中医认为夏季人体腠理开泄,适当饮用姜茶符合冬病夏治理念,对冬季易发的关节疼痛、慢性咳嗽有预防作用。
阴虚体质人群长期饮用可能加重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等症状。患有胃溃疡、胃炎等疾病者,姜茶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导致不适。外感风热出现咽喉肿痛、发热汗多时饮用会助长热邪。部分人群夜间饮用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建议根据体质调整饮用频次,每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饮用时可搭配红枣调和温燥之性,避免空腹饮用。若出现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表现需立即停用。慢性病患者饮用前应咨询中医师,孕妇及儿童须遵医嘱调整用量。
山东省立医院
三伏天用艾草泡脚有助于祛湿散寒、温经通络、缓解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艾草泡脚是中医传统疗法,适合夏季养生使用。
艾草性温,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三伏天湿气较重,容易导致身体困重、关节酸痛。用艾草泡脚可通过足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出体内湿气,缓解因湿寒引起的四肢冰凉、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每周泡3-4次,水温控制在40-45摄氏度,避免烫伤皮肤。
艾草含有挥发油等成分,能温通经络。对于女性经期腹痛、宫寒不孕等问题,艾草泡脚可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对于长期久坐导致的腰腿酸痛,也能通过足部温热刺激缓解肌肉紧张。泡脚时可配合按摩涌泉穴、三阴交等穴位增强效果。
艾草中的桉叶素等成分具有放松神经的作用。三伏天高温易引发身体疲劳,用艾草泡脚20分钟能显著减轻下肢水肿和肌肉酸痛。对于长期站立或运动后的人群尤为适用,可促进乳酸代谢,帮助恢复体力。
艾草的芳香气味能安神助眠。对于夏季常见的失眠多梦、睡眠浅等问题,睡前1小时用艾草泡脚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核心体温,缩短入睡时间。建议搭配薰衣草等安神草药共同使用,但皮肤敏感者需先测试过敏反应。
艾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定期泡脚可刺激足部反射区,激活免疫细胞活性。三伏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艾草泡脚能预防感冒,特别适合体质虚寒、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但糖尿病足或皮肤破损者禁用。
使用艾草泡脚时建议选择新鲜或干燥艾叶,煮沸后兑温水使用,避免直接使用过热药汤。泡脚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微微出汗即可停止。泡脚后及时擦干双脚,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三伏天可隔日进行一次,但高血压患者、孕妇及经期女性应咨询中医师后再使用。坚持艾草泡脚可配合适量运动、清淡饮食,达到更好的夏季养生效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伏天可以游泳,但需注意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特殊防护措施。游泳时需关注水温调节、防晒保护、补水时机、人群适应性和水质安全。
1、水温调节:
室外泳池水温可能超过32℃,易引发热痉挛。建议选择早晚时段或恒温泳池,入水前先用冷水淋浴适应温差。水温低于体温5℃为宜,过高水温会导致散热困难。
2、防晒保护:
水面反射使紫外线强度提升50%,需选择SPF50+防水防晒霜,每40分钟补涂一次。物理防晒可搭配泳帽和防晒泳衣,避免10-14点强紫外线时段暴露。
3、补水时机:
每小时隐性失水可达800毫升,建议每游20分钟补充150毫升含电解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运动后补充淡盐水或含钾钠的运动饮料。
4、人群适应: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儿童每次游泳不超过30分钟。糖尿病患者需防范低血糖,建议携带能量胶。孕妇应选择人少时段并控制强度。
3、水质安全:
高温加速细菌繁殖,需观察泳池余氯值是否达标。天然水域要避开暴雨后3天,警惕蓝藻爆发。游泳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特别注意清洗耳道。
三伏天游泳后建议食用富含镁钾的香蕉、紫菜等食物,帮助电解质平衡。运动后2小时内避免空调直吹,可进行15分钟温水泡脚促进循环。每周游泳3-4次为宜,单次时长控制在1小时内,搭配陆上拉伸运动预防肌肉僵硬。选择浅色泳镜减少吸热,泳前进行5分钟关节热身。高血压人群建议采用蛙泳等低强度泳姿,游泳时佩戴心率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