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尿毒症终末期患者临终前两三天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无尿、抽搐等症状。
1、意识模糊由于毒素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可能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等意识障碍,此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
2、呼吸困难代谢性酸中毒和肺水肿导致呼吸深大或浅快,可抬高床头改善通气,必要时给予氧疗支持。
3、无尿肾功能完全丧失导致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伴随全身水肿,需严格限制液体摄入。
4、抽搐电解质紊乱引发肌肉痉挛或癫痫样发作,需防止坠床和舌咬伤,可考虑使用镇静药物。
此阶段应以舒缓治疗为主,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口腔护理和体位调整,维持患者尊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慢性肾炎不一定会发展成尿毒症。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可延缓病情进展,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病理类型、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及合并症管理。
1. 病理类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进展概率较低,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类型风险较高。需通过肾活检明确诊断,针对性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
2. 治疗依从性规律服用降压药如缬沙坦、贝那普利等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血压控制持续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建议将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限盐饮食联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效果更佳。
4. 合并症管理合并糖尿病或高尿酸血症需同步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可选用列净类降糖药或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
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结合适量有氧运动有助于保护肾功能,出现水肿或血肌酐升高应及时就医评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成功后生存期通常可达10-20年,实际生存时间受到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控制、基础疾病管理、术后感染预防等因素影响。
1、移植肾功能移植肾的滤过率和尿量是核心指标,需定期监测肌酐值。术后早期可能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需使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维持。
2、排斥反应控制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失功主因,需长期服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等三联抗排异药物。出现血尿或肌酐升高时需及时行肾穿刺活检。
3、基础疾病管理原发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压需严格控制,血压应维持在130/80mmHg以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进行冠脉评估。
4、术后感染预防免疫抑制状态下易发巨细胞病毒或肺部感染,需预防性使用更昔洛韦。术后半年内应避免人群密集场所。
肾移植后需终身随访,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碰撞移植肾区域,出现发热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