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
1. 药物治疗
抗生素是细菌感染导致慢性胆管炎的首选,常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环丙沙星,疗程通常持续2-4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汁排泄,缓解胆汁淤积,剂量需根据体重调整。对于合并自身免疫因素的患者,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能减轻胆管炎症,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 手术治疗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适用于胆管狭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改善胆汁引流。胆管空肠吻合术适合反复发作的胆管梗阻病例,需切除病变胆管后重建通道。肝移植是终末期胆管硬化患者的最终选择,术后需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
3. 生活方式干预
低脂饮食减少胆囊收缩刺激,建议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每日摄入深绿色蔬菜200克以上。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改善肝脏血液循环。
慢性胆管炎需长期规范管理,急性期以控制感染为主,缓解期重点维持胆汁通畅。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至关重要,出现黄疸加重或持续发热应立即就医。戒烟限酒、保持标准体重可降低复发风险,合并胆结石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影像学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