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怎么防怎么治

冬季呼吸道疾病可通过疫苗接种、佩戴口罩、加强通风、增强免疫力和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通常由病毒传播、免疫力下降、环境干燥、人群聚集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可降低60%流感发病风险;肺炎球菌疫苗适用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保护期达5年。疫苗接种后2-4周产生抗体,建议在流行季前完成接种。
2、佩戴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挡80%以上的飞沫传播病毒。在密闭公共场所、医疗机构或接触呼吸道症状患者时应规范佩戴,每4小时更换一次。N95口罩对气溶胶防护效果更佳,适合高风险环境使用。
3、加强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降低70%。使用空气净化器时选择HEPA滤网型号,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集体场所建议采用机械通风,保持新风量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
4、增强免疫:
保证每日摄入300克新鲜蔬菜和200克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保持7-8小时睡眠,进行快走、太极拳等适度运动。中医建议可服用玉屏风散等扶正固本类药物,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3天不退、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于93%等症状需立即就诊。临床常用奥司他韦抗流感病毒,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严重病例可能需使用帕拉米韦等静脉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备妥支气管扩张剂。
冬季宜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用盐水漱口3次/日。饮食选择白萝卜、雪梨、百合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老年人晨练应待日出后,外出穿戴保暖围巾遮挡口鼻。出现轻微症状时可居家观察,但需与家人分餐并单独使用卫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