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冠状动脉CTA是什么检查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7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 #冠状动脉

心脏冠状动脉CTA是通过CT扫描结合造影剂显影评估冠状动脉情况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筛查冠心病、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检查过程涉及造影剂注射、CT扫描、三维图像重建等步骤。

1、检查原理:

冠状动脉CTA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通过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再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血管三维图像。其空间分辨率可达0.5毫米,能清晰显示血管壁钙化、非钙化斑块及管腔狭窄情况。

2、适应范围:

适用于疑似冠心病但症状不典型的中低风险人群筛查,可替代部分有创冠状动脉造影。对支架术后复查、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诊断也有较高价值。但不推荐用于已明确严重冠心病或急性胸痛患者。

3、检查流程:

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并控制心率在70次/分以下。扫描时需配合屏气10-20秒,全程约15分钟。造影剂可能引起短暂发热感,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风险。

4、结果解读:

报告会标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如轻度<50%、中度50-70%、重度>70%),描述斑块性质(钙化/混合/软斑块)。血管狭窄超过70%通常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进一步介入治疗。

5、优势局限:

相比传统造影具有无创、快捷的优势,阴性预测值超过95%。但受心率影响大,严重钙化会干扰判断,辐射量约为3-5mSv。对微小血管病变的敏感性低于血管内超声等检查。

检查前应避免摄入咖啡因类饮品,穿着无金属衣物。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者需遵医嘱暂停用药。检查后建议观察30分钟以防迟发过敏反应,当日避免剧烈运动。日常保持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冠状动脉健康,40岁以上人群可每3-5年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若检查发现显著狭窄应及时至心内科就诊,避免擅自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