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护理的方法是什么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缺铁性贫血护理的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铁剂、改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指标、预防并发症。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红肉、菠菜等。同时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避免与咖啡、浓茶同食,这些饮品会抑制铁的吸收。烹饪时使用铁锅也能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
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等铁剂。铁剂应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服用期间可能出现黑便现象。补铁治疗需持续3-6个月,即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补铁以补充储存铁。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减少对造血功能的影响。保持良好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影响铁的吸收利用。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每2-4周复查一次血红蛋白,直至恢复正常水平。之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1年。监测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或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严重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免疫功能下降等并发症。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受凉。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育龄期女性、孕妇、青少年等高风险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饮食上注意荤素搭配,适量增加瘦肉、蛋黄、豆制品等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烹饪时可多用铁锅,少用铝制炊具。避免长期素食,适当增加动物性食品摄入。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如出现头晕、乏力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