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检查

耳鼻喉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6次浏览

关键词: #中耳炎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体格检查、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鼓室压力测试。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外耳道及鼓膜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检查时可能发现鼓膜内陷、充血或增厚等特征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见鼓室内积液形成的液平面。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是诊断的基础步骤。

2、耳镜检查:

使用耳镜可放大观察鼓膜细微病变,包括鼓膜穿孔、钙化斑或粘连等典型表现。特殊情况下采用鼓气耳镜,通过气压变化观察鼓膜活动度,有助于鉴别中耳积液与粘连性病变。该方法能直观显示中耳结构异常。

3、听力测试:

纯音测听可评估传导性听力损失程度,声导抗测试能反映中耳传音功能状态。典型表现为骨导正常而气导下降,鼓室图呈平坦型或负压型曲线。这些检查对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4、影像学检查:

颞骨高分辨率CT可清晰显示听骨链破坏、乳突气房发育情况以及胆脂瘤等并发症。MRI适用于软组织病变评估,能鉴别肿瘤性病变与炎性改变。影像学检查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5、鼓室压力测试:

通过测量鼓室压力变化评估咽鼓管功能,异常结果表现为负压持续存在或压力调节功能障碍。该检查能辅助判断病因,对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具有参考价值。

确诊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后,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保持鼻腔通畅可减轻咽鼓管负担。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摄入,如胡萝卜、西兰花等,有助于维持黏膜健康。适度进行耳周按摩及张口练习,促进咽鼓管开放。寒冷季节注意耳部保暖,游泳时使用专业耳塞防护。若出现听力骤降或眩晕等新发症状,需立即复诊排除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