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青年的胃癌
肿瘤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关键词: #胃癌
胃癌在青年群体中发病率逐年上升,需警惕不明原因上腹疼痛、食欲减退、体重骤降等早期症状。胃癌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出现持续性消化道症状时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并调整生活方式。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青年胃癌的重要诱因,该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感染者可能出现餐后腹胀、嗳气等症状。确诊需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或胃镜活检,根治方案通常包含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药物联合治疗。日常需实行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
有胃癌家族史的青年患病风险显著增高,特别是携带CDH1基因突变者。这类人群可能较早出现消化不良、反酸等症状。建议25岁后每1-2年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必要时行基因筛查。日常生活中应严格控制腌制、熏烤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比例。
长期食用高盐、腌制、油炸食品会损伤胃黏膜,亚硝酸盐等致癌物积累可诱发癌变。典型表现为进食后胃部灼痛、早饱感。日常需增加西蓝花、大蒜等含硫化合物食物,补充维生素C片剂帮助阻断亚硝胺形成。出现黑便或呕吐咖啡样物需立即就医。

烟草中的焦油和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损伤胃上皮细胞,青年群体中每日吸烟超过20支或饮酒超过50克酒精者风险更高。常见症状包括晨起恶心、胃部隐痛。戒断期间可配合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缓解不适,必要时寻求戒烟门诊专业帮助。
未经规范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逐步发展为胃癌,伴随胃酸分泌减少、肠上皮化生等病理改变。患者常有贫血、舌炎等表现。确诊需依赖胃镜及病理检查,治疗可选用胃复春片、叶酸片等药物。日常应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黏膜损伤。

青年群体预防胃癌需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全谷物及深色蔬菜摄入量。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咖啡,进餐时充分咀嚼减轻胃部负担。建议30岁以上人群将胃镜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有预警症状时首选无痛胃镜检查。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胃黏膜修复能力,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消化道症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