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者锻炼应该注意什么

肾病综合征患者锻炼需注意控制强度、监测体征、预防感染、补充营养和及时就医,主要方法有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对抗、运动前后监测尿蛋白、保证水分摄入和出现水肿立即停止。
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单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篮球、足球等剧烈对抗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60%。每周锻炼3-5次为宜,运动后不应出现持续24小时以上的肌肉酸痛。
运动前后需测量血压、体重和尿蛋白指标。血压超过140/90mmHg时应暂停锻炼,体重单日增长超过1公斤需警惕水肿加重。使用试纸检测运动后尿液,若蛋白尿较运动前增加1个加号以上应调整运动方案。
避免在人群密集场所锻炼,游泳需选择水质达标的室内恒温泳池。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冬季注意关节保暖。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应随身携带口罩,群体运动时保持1米以上间距。
运动前后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低脂牛奶,每次锻炼后补充200-300ml淡盐水。合并低蛋白血症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清蛋白粉,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汁在运动后立即食用。
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尿量减少50%以上或肉眼血尿应立即停止运动。若休息48小时症状未缓解,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危象表现,需急诊检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肾病综合征患者日常可进行八段锦、水中步行等低冲击运动,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服药后1-2小时药物浓度稳定期。饮食需保证每日0.8-1.0g/kg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钠盐至3g/日以下。注意观察晨起眼睑水肿和夜间排尿情况,定期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指标。冬季锻炼前充分热身20分钟,夏季避开10-16点高温时段,环境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时应改为室内运动。合并高血压者需监测运动前后血压波动,糖尿病肾病患者需防范运动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