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风可能造成哪些肾脏病变

免疫科编辑 医颗葡萄
13次浏览

关键词: #痛风 #肾脏

原发性痛风可能引发尿酸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结石、急性尿酸性肾病梗阻以及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病变。这些病变主要与尿酸结晶沉积、炎症反应及长期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结构的损害有关。

1、尿酸性肾病:

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肾间质,激活局部炎症反应,逐渐引起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治疗需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常用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等。

2、慢性间质性肾炎:

尿酸结晶持续刺激肾组织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化。临床常见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低比重尿、肾性糖尿等。病理检查可见肾髓质区特征性针状尿酸结晶沉积。除降尿酸治疗外,需针对肾小管功能异常进行对症处理。

3、肾结石:

尿中尿酸浓度过饱和时易形成纯尿酸结石,占痛风患者泌尿系结石的10%-20%。结石可能引起肾绞痛、血尿或尿路感染。通过尿液pH监测和结石成分分析可确诊。碱化尿液联合降尿酸治疗可预防结石复发,枸橼酸钾是常用尿液碱化剂。

4、急性尿酸性肾病梗阻:

短期内尿酸生成急剧增加时,大量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管腔,导致急性少尿型肾功能衰竭。常见于肿瘤溶解综合征或化疗后。需紧急水化、碱化尿液,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预防性使用拉布立酶可有效降低发生风险。

5、肾功能不全:

长期未控制的高尿酸血症可通过促进肾小球硬化、血管病变等机制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治疗需综合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研究表明将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痛风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避免酒精尤其是啤酒。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但需防止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发作。定期监测血尿酸和肾功能指标,出现泡沫尿、下肢浮肿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冬季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寒冷诱发痛风发作加重肾脏负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