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区别

内分泌科编辑 医路阳光
118次浏览

关键词: #激素 #类固醇

类固醇激素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作用范围与生理功能不同。类固醇激素包括性激素、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三大类,糖皮质激素仅是其中具有特定代谢调节功能的一类。

1、来源差异:

类固醇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三层结构共同分泌,包括球状带产生的醛固酮、束状带分泌的皮质醇以及网状带生成的性激素前体。糖皮质激素特指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的皮质醇及其衍生物,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药物属于此类。

2、生理作用:

类固醇激素涵盖水盐代谢调节、性征发育及应激反应等多重功能,如睾酮促进肌肉生长、醛固酮维持电解质平衡。糖皮质激素核心功能为调节糖脂蛋白质代谢,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休克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存在负反馈调节。

3、受体分布:

类固醇激素通过核受体发挥作用,雄激素受体主要分布于生殖系统,雌激素受体存在于乳腺等靶器官。糖皮质激素受体广泛表达于肝细胞、免疫细胞等组织,通过调控基因转录影响代谢酶活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向心性肥胖等库欣综合征表现。

4、临床应用:

类固醇激素中睾酮用于性腺功能减退,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风湿免疫疾病、严重过敏等病症,但需警惕高血糖、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疗程需严格遵循阶梯减量原则。

5、调节机制:

所有类固醇激素合成均以胆固醇为原料,但激活途径不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专一调控糖皮质激素分泌,黄体生成素则主导性激素生成。糖皮质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应激状态下可通过交感神经快速升高血药浓度。

日常需注意两类激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擅自调整剂量。糖皮质激素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压血糖,增加钙质摄入预防骨质疏松;性激素替代治疗需定期评估乳腺和前列腺健康状况。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态,高强度运动后适当补充电解质可减轻肾上腺负担。出现满月脸、痤疮等异常体征时应及时就医复查激素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