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如何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主要有规范用药、伤口护理、饮食调整、适度运动、定期复查。
介入治疗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以及他汀类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经桡动脉穿刺者需保持腕部制动6-8小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或肢体麻木。经股动脉穿刺者需卧床24小时,沙袋压迫穿刺点6小时。术后3天内避免穿刺侧肢体提重物,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采用低盐低脂的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每日蔬菜500克以上,水果200-350克。烹饪选用橄榄油,每周摄入深海鱼类2-3次补充ω-3脂肪酸。
术后1周内以床边活动为主,2周后开始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从每日10分钟逐步增至3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性项目。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需在心脏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每6-12个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CT评估支架通畅情况。出现胸痛复发、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同时需监测血压、血糖,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
术后康复期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沐浴水温不超过40℃。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记录每日症状、用药及血压数据,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