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复位后容易移位吗

急救知识编辑 健康科普君
36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手腕骨折复位后存在一定移位风险,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固定方式不当、过早活动、骨质疏松骨折类型复杂以及局部肿胀未消退。

1、固定方式不当:

石膏或支具固定不牢固时,骨折端易发生微动。建议选择高分子石膏或定制支具,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定期更换石膏,避免因肢体生长导致固定松动。

2、过早活动:

伤后3周内是纤维骨痂形成关键期,过度腕部活动可能破坏新生血管。禁止进行抓握、旋转等动作,睡眠时需用三角巾悬吊保护。粉碎性骨折患者需延长制动时间至6周以上。

3、骨质疏松:

骨密度降低会影响复位稳定性,绝经后女性及老年患者风险较高。可通过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评估骨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日常需保证每日800毫克钙摄入。

4、骨折类型复杂:

Colles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时,远端骨块易向背侧滑移。关节内骨折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者,需考虑克氏针内固定。CT三维重建能准确评估骨折线走向。

5、局部肿胀未消退:

创伤后48小时为肿胀高峰,组织液压迫可能导致固定物变形。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间歇性冰敷可减轻水肿。肿胀消退后需及时更换固定装置。

康复期应保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豆制品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6周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使用握力球进行渐进式肌力练习。避免提重物及手腕过度背伸动作,睡眠时使用腕关节保护支具。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或畸形需立即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