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平时要注意什么

耳鼻喉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19次浏览

关键词: #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需注意避免咽鼓管功能障碍诱因、保持鼻腔通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调节气压平衡及定期复查。具体注意事项主要有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清洁、均衡饮食、避免耳道进水及监测听力变化。

1、避免擤鼻:

用力擤鼻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逆行进入咽鼓管,加重中耳腔负压状态。建议单侧交替轻擤,或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控制黏膜水肿。

2、鼻腔清洁:

每日用温盐水清洗鼻腔可减少病原微生物定植,维持纤毛运动功能。鼻塞时可采用热蒸汽吸入,促进咽鼓管开放。避免使用含麻黄素的鼻喷雾剂长期喷鼻,以防反跳性充血。

3、预防感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流感季节需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儿童患者应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减少急性中耳炎发作风险。

4、气压调节:

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期避免高空作业及高速电梯升降,防止气压骤变导致鼓膜穿孔。

5、定期复查:

病程超过3个月需复查声导抗测试评估中耳功能,儿童患者每半年进行纯音测听。发现听力下降或耳闷胀感加重时,应及时就诊排除粘连性中耳炎可能。

日常饮食宜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适度游泳可增强体质,但需佩戴专业耳塞防止进水;睡眠时垫高床头15度能减少鼻咽部分泌物倒流。避免接触二手烟及粉尘刺激,空调房内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儿童患者应纠正吮指、平躺喝奶等不良习惯,降低反复发作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