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够预防小儿气胸

儿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15次浏览

关键词: #气胸 #小儿

预防小儿气胸可通过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控制基础肺部疾病、避免外伤、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小儿气胸可能与先天性肺发育异常、肺部感染、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避免剧烈运动

儿童应避免参与可能导致胸廓剧烈震动的活动,如跳水、举重或高强度对抗性运动。先天性肺大疱患儿尤其需注意,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肺泡破裂。建议选择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运动时家长需观察孩子有无呼吸急促或面色苍白等异常。

2、预防呼吸道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肺组织损伤。家长应按时为孩子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咳嗽发热症状时,及时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物控制炎症,避免用力咳嗽导致肺泡破裂。

3、控制基础肺部疾病

哮喘患儿需规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气道炎症。囊性纤维化患者需配合胰酶肠溶胶囊、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改善黏液清除。家长应定期监测肺功能,避免疾病急性发作时出现肺实质损伤。

4、避免外伤

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并刺破肺组织。乘车时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窗户安装防护栏。尖锐玩具应远离婴幼儿,学步期儿童活动区域需铺设防撞垫。若发生胸部撞击,即使无表面伤痕也应就医排查。

5、定期体检

胸部X线或超声能早期发现肺大疱、肺囊肿等隐患。有气胸家族史的儿童建议每半年检查,早产儿或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史者需加强随访。体检异常时可考虑预防性胸腔镜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日常生活中需保证儿童膳食富含维生素A、优质蛋白以增强肺泡上皮修复能力,如胡萝卜、鸡蛋、鱼类等。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可降低呼吸道黏膜干燥破裂风险。教导学龄儿童掌握腹式呼吸技巧,避免用力屏气动作。出现突发胸痛、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时需立即平卧并送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