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起床需要设置几个闹钟?研究表明:多个闹钟可能导致慢性疲劳

关键词: #疲劳
关键词: #疲劳
每天早上被闹钟惊醒的痛苦,相信每个上班族都深有体会。为了确保能按时起床,很多人设置了连环夺命闹钟,从提前半小时开始,每隔5分钟响一次。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看似保险的做法,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1、睡眠周期被打断的连锁反应
人体睡眠由浅入深分为多个周期,每个周期约90分钟。当你在深度睡眠阶段被闹钟惊醒,身体会分泌大量压力激素,这就是为什么被闹醒后感觉特别难受。而连环闹钟意味着你要反复经历这种"睡眠-惊醒"的折磨。
2、反复惊醒的"睡眠惰性"效应
每次被闹钟惊醒后,大脑需要15-30分钟才能完全清醒。这个过渡期被称为"睡眠惰性"。连环闹钟让你不断进入又退出这个状态,导致一整天都昏昏沉沉。
3、压力激素的持续分泌
每次闹钟响起,身体都会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压力激素的反复激增,会让你的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1、找到最佳唤醒时间
使用睡眠监测app,在浅睡眠阶段唤醒。这个阶段身体已经准备好醒来,起床后不会那么痛苦。
2、让阳光成为天然闹钟
拉开窗帘睡觉,让清晨的自然光慢慢唤醒身体。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这是最自然的唤醒方式。
3、建立固定的生物钟
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包括周末),坚持21天后,身体会形成内在生物钟,到点自然醒。
1、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
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试试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来放松。
2、营造合适的睡眠环境
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度,使用遮光窗帘,选择支撑力好的枕头。
3、注意晚餐时间和内容
睡前3小时完成进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可以喝杯温牛奶帮助入睡。
4、建立睡前仪式感
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洗漱、冥想)会向大脑发出"该休息了"的信号。
1、倒班工作者
使用红色小夜灯辅助入睡,设置震动闹钟而非声音闹钟,减少对家人的干扰。
2、重要日程前夜
提前调整作息,避免临时改变睡眠时间。可以适当提前15分钟入睡。
3、出差倒时差
抵达后立即按照当地时间作息,白天多晒太阳帮助调整生物钟。
4、季节性起床困难
冬.季可以使用模拟日出灯,让身体逐渐适应天亮的过程。
与其依赖多个闹钟折磨自己,不如从改善睡眠质量入手。记住,最好的闹钟是养成的规律作息。当你建立起稳定的生物钟,连闹钟都会变得多余。今晚就开始调整你的身体会感谢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