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乳糖不耐受怎样处理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28次浏览

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

老人乳糖不耐受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选择低乳糖乳制品、少量多次饮用、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乳糖不耐受通常由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衡、小肠黏膜损伤、年龄增长导致乳糖酶减少、胃肠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或避免摄入高乳糖食物如鲜牛奶、冰淇淋等,改用无乳糖牛奶或植物奶替代。日常可增加豆浆、燕麦奶等富含钙质的饮品,同时通过绿叶蔬菜、豆制品补充钙和维生素D。烹饪时用酸奶替代牛奶发酵面食,因酸奶中乳糖已被分解。

2、补充乳糖酶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片、乳糖酶胶囊等,在食用乳制品前服用帮助分解乳糖。需注意不同品牌酶活性差异,避免与过热食物同服导致失活。长期使用需监测肠道耐受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胀加重。

3、选择低乳糖乳制品

优先选购标注"低乳糖"或"无乳糖"的灭菌牛奶、奶粉,其乳糖含量通常低于1克/100毫升。硬质奶酪如切达奶酪、瑞士奶酪天然乳糖含量较低。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在发酵过程中分解了部分乳糖,更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4、少量多次饮用

将每日乳制品摄入量分散为多次少量饮用,每次不超过100毫升,可减轻肠道负担。建议与其他食物如谷物、面包搭配食用,延缓胃排空速度。持续2-4周适应性摄入可刺激残余乳糖酶活性,部分老人耐受性会逐步改善。

5、就医治疗

若症状持续加重伴体重下降,需就医排除克罗恩病、乳糜泻等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缓解腹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或胰酶肠溶胶囊改善消化。严重营养不良者需静脉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老年乳糖不耐受患者应定期检测骨密度,每日保证800-1000毫克钙摄入,通过晒太阳或补充剂获取足够维生素D。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预防骨质疏松。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个体耐受阈值,症状发作时可热敷腹部缓解痉挛。建议每半年复查胃肠功能,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