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高不能吃牛杂?医生直言:不想血液浓稠,这几种内脏不要吃

胆固醇超标的人注意了!每次路过飘香的牛杂摊,是不是都在天人交战?内脏美食确实诱人,但有些部位真的是"血管杀手"。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藏在美味背后的健康隐患。
1、猪脑:每百克含胆固醇3100毫克
涮火锅时最爱的猪脑花,胆固醇含量是瘦肉的30倍。偶尔解馋可以,但三高人群最好别碰。
虽然富含维生素A和铁,但每百克鸡肝含胆固醇356毫克。建议每月食用不超过2次,每次控制在50克以内。
3、牛骨髓:高汤里的隐形炸.弹
骨髓的胆固醇含量是普通牛肉的6倍,特别是火锅里久煮的骨髓,饱和脂肪酸会大量析出。
1、猪血:低脂高蛋白的优选
每百克仅含胆固醇55毫克,还富含易吸收的血红素铁。建议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
2、鸡胗:健身人士也爱的低脂款
胆固醇含量只有肝脏的三分之一,蛋白质含量却高达20%。清洗时记得去除内壁黄膜。
3、鸭肠:爽脆不油腻
相比其他内脏,鸭肠脂肪含量较低。涮煮时间控制在15秒内,保持脆嫩口感。
1、搭配膳食纤维
吃内脏时搭配洋葱、芹菜、木耳等,可减少胆固醇吸收。
2、控制食用频率
健康人群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克内。
3、选择合理烹调方式
避免油炸,多用白灼、清蒸等低脂做法。火锅涮煮时别喝汤底。
4、注意食用时间
尽量安排在午餐时段,避免晚上代谢减慢时摄入。
特别提醒: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最好戒除动物内脏。体检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人,也要严格限制食用。记住,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关键在于控制量和频率。下次路过牛杂摊时,不妨选择萝卜牛腩这类相对安全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