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如何食疗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23次浏览

关键词: #肠胃不好 #肠胃

胃肠功能不佳可通过调整膳食结构、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益生菌、避免刺激性饮食、定时定量进餐等方式改善。胃肠不适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慢性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调整膳食结构

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摄入,如燕麦、南瓜、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少精制碳水和高脂食品比例,每日主食中杂粮应占三分之一以上。烹调方式以蒸煮炖为宜,避免煎炸烧烤等高温烹饪。

2、选择易消化食物

优先选用嫩叶蔬菜、去皮瓜果、鱼肉等低纤维高蛋白食材。山药、小米、藕粉等淀粉类食物可在胃肠黏膜形成保护层。急性发作期可短期采用半流质饮食,如米糊、蛋羹等,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软食。

3、补充益生菌

每日摄入200-300克无糖酸奶或含双歧杆菌的发酵食品,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改善腹胀腹泻症状。

4、避免刺激性饮食

严格限制辣椒、酒精、浓茶、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摄入。生冷食物如冰品、刺身等可能引起胃肠痉挛,高糖食物易诱发胃酸反流。同时注意避免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过量食用。

5、定时定量进餐

建立每日5-6次少量多餐制度,每餐控制在七分饱。早餐应在起床后1小时内完成,晚餐与睡眠间隔3小时以上。进餐时充分咀嚼,避免边进食边说话或快速吞咽,餐后保持直立位活动15分钟。

长期胃肠不适者应记录饮食日志,观察食物与症状的关联性。可尝试将生姜、陈皮等药食同源食材加入日常烹调。若调整饮食2-4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体重下降、便血等报警症状,需及时进行胃肠镜检查。日常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配合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消化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