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子宫破裂需从孕前评估、孕期管理及分娩监护三方面综合干预,高危人群应严格遵医嘱进行产检与手术指征评估。
有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或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女性,孕前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瘢痕愈合情况。既往发生过子宫破裂者再次妊娠前应接受生殖医学专科评估,必要时通过宫腔镜或磁共振成像明确子宫肌层完整性。存在高风险因素时,医生可能建议避孕或选择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单胚胎移植策略。
妊娠期间需按时完成超声监测瘢痕厚度,孕晚期每2-4周评估子宫下段肌层连续性。对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或巨大儿等可能导致宫腔压力增高的状况,需增加产检频率。出现异常腹痛或阴道流血时,应立即就医排除子宫先兆破裂可能,避免进行增加腹压的剧烈运动。
瘢痕子宫孕妇建议在孕38-39周择期剖宫产,自然分娩需满足胎儿体重不足3500克、距前次剖宫产超过18个月等条件。分娩过程中需持续胎心监护,禁用前列腺素类促宫颈成熟药物。出现宫缩过强时可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宫缩,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发作。
剖宫产术后需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通过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宫缩。产后42天复查时应重点评估子宫切口愈合状态,哺乳期避孕建议采用非激素方式。再次妊娠间隔应超过18个月,受孕前需通过三维超声评估子宫瘢痕愈合分级。
多胎妊娠、胎盘植入或前置胎盘孕妇应在三级医院建档,孕晚期提前制定多学科联合诊疗方案。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者,孕32周后需住院观察,备足血源并准备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等应急措施。分娩时避免粗暴的胎盘人工剥离操作,必要时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建议孕妇保持适度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行为。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控制体重增长在11-16公斤范围内。出现突发性撕裂样腹痛伴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转运过程中避免颠簸加重出血风险。产后坚持盆底康复训练,降低再次妊娠时子宫脱垂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