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怎么办

化脓性关节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关节腔穿刺引流、关节制动、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化脓性关节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免疫力低下、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医源性操作等原因引起。
化脓性关节炎确诊后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敏感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数周。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关节肿胀程度等指标,评估疗效。
对于关节积液明显的患者,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关节穿刺抽液。穿刺可减轻关节腔内压力,同时获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部分严重病例需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直至引流液清亮、细菌培养转阴。
急性期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保持关节功能位制动。制动可缓解疼痛,防止炎症扩散和关节面进一步破坏。症状缓解后逐步开始被动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帮助恢复活动度。
炎症控制后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敷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冷敷可减轻急性期肿胀疼痛。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关节破坏严重的患者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关节镜下清创术、开放引流术,晚期可能需行关节融合术或置换术。术后需持续抗生素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最大限度保留关节功能。
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饮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逐步增加关节活动量。出现发热、关节红肿热痛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复诊。日常注意皮肤清洁,避免外伤和过度劳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