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卧床护理知识

老人骨折卧床护理需重点关注皮肤护理、体位调整、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护理措施主要有预防压疮、保持正确体位、均衡饮食摄入、适度被动活动、定期情绪安抚等。
长期卧床老人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或软枕分散骨突部位压力。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后涂抹润肤霜,观察骶尾部、足跟等易发红部位。出现皮肤发红时可用赛肤润液体敷料保护,已形成压疮需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湿敷。
下肢骨折需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屈曲,上肢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制动。脊柱骨折应保持轴线翻身,避免扭曲。使用外固定支架者需检查支具松紧度,肢体末端出现肿胀或青紫需及时调整固定带。
每日保证60克优质蛋白摄入,可选择牛奶、鱼肉、豆腐等易消化食物。搭配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促进骨痂形成。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便秘者可增加火龙果、燕麦等膳食纤维食物。
非骨折部位每日进行3次关节被动活动,包括踝泵运动、手指屈伸等,每个动作重复10次。按摩腓肠肌预防深静脉血栓,手法由远端向近心端轻柔推按。活动时注意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位。
卧床老人易出现焦虑抑郁,家属应每日陪伴交谈,通过听戏曲、看照片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夜间入睡困难可遵医嘱服用枣仁安神胶囊,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心理科会诊。
护理期间需每日测量体温脉搏,观察肢体感觉运动变化。床单位保持平整干燥,使用便器时抬高臀部避免拖拽。恢复期遵医嘱逐步进行床边坐起、站立等康复训练,补钙可选用碳酸钙D3片,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冬季取暖时防范烫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