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血栓

骨盆骨折后可能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需通过药物预防、物理干预和动态监测综合管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淤滞及高凝状态有关,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及皮温升高。

1、药物预防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常用抗凝药物,可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血栓形成概率。利伐沙班片通过直接抑制Xa因子阻断凝血级联反应。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需评估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若出现皮下瘀斑或牙龈出血需及时就医。

2、物理干预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通过周期性的充气放气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梯度压力弹力袜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压力等级,每日穿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踝泵运动每小时重复进行10-15次,通过足部屈伸活动腓肠肌泵。物理方法禁用于已形成血栓或皮肤破损的患肢。

3、动态监测

每日测量双侧腿围差值超过3厘米提示血栓可能。血管超声检查可明确血栓位置和范围,D-二聚体检测辅助判断血栓活动性。对于高风险患者需每周复查凝血四项。突发呼吸困难或胸痛需警惕肺栓塞。

4、病因控制

骨折端移位可能直接压迫髂血管导致血流受阻。长期卧床使腓肠肌泵功能丧失,静脉回流速度下降50%以上。合并糖尿病或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需控制血糖在7-10mmol/L,肿瘤患者需评估化疗方案。

5、并发症处理

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时需绝对卧床并吸氧,使用注射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股青肿需手术取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慢性期出现静脉性溃疡需使用银离子敷料联合压力治疗。血栓后综合征需长期穿戴医用弹力袜。

患者卧床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避免油炸食品。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踝泵运动和直腿抬高训练,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练习。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乘坐长途交通工具需穿戴弹力袜。定期复查血管超声和凝血功能,出现下肢肿胀加重或皮肤发绀立即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