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治疗原则包括

膀胱结石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膀胱镜碎石取石术、开放手术取石以及预防复发措施。膀胱结石可能与尿路梗阻、代谢异常、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中断、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
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膀胱结石,可尝试药物辅助排石。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通过碱化尿液或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结石排出。药物治疗期间需配合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适度跳跃运动促进结石移动。若结石未排出或出现发热、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
适用于直径5-20毫米的膀胱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该治疗无需切口,但需在X线或超声定位下进行,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反应。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孕妇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碎石后需配合药物排石并复查确认结石排净。
经尿道置入膀胱镜,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等设备粉碎结石并取出。适用于较大结石、硬度较高的结石或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术后可能发生尿道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需留置导尿管1-3天。该术式创伤较小但需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
针对直径超过3厘米的巨大型膀胱结石、合并膀胱憩室或尿道狭窄者,需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手术可彻底清除结石并同期处理膀胱解剖异常,但创伤较大,术后需留置膀胱造瘘管7-10天。高龄患者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需谨慎选择。
纠正代谢异常是预防核心,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限制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需低嘌呤饮食并服用别嘌醇片。每日饮水不少于2500毫升,保持尿量2000毫升以上。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控制尿路感染,及时治疗前列腺增生等梗阻性疾病。
膀胱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憋尿,减少高盐高脂饮食。术后恢复期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排尿困难、尿液浑浊等症状需及时复查。长期随访中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泌尿系超声检查,同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