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恶性腹水

恶性腹水可通过腹腔穿刺引流、利尿治疗、腹腔灌注化疗、靶向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恶性腹水通常由恶性肿瘤腹膜转移、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受阻、门静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
腹腔穿刺引流是快速缓解腹胀的首选方式,适用于中大量腹水患者。操作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单次放腹水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避免腹腔压力骤降。引流后可注射顺铂注射液或氟尿嘧啶注射液进行局部化疗,同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术后需平卧休息,观察有无出血或感染迹象。
螺内酯片联合呋塞米片是常用利尿方案,适用于轻度腹水或穿刺后辅助治疗。用药期间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控制体重下降不超过0.5公斤/日。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低钾血症或肾功能损伤,需定期复查血肌酐和电解质。对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效果较好,但肿瘤性腹水反应较差。
腹腔灌注化疗将紫杉醇注射液或奥沙利铂注射液直接注入腹腔,药物浓度可达静脉给药的20倍。需在引流腹水后灌注加温化疗药液,保留4-6小时并变换体位。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肠粘连和化学性腹膜炎,可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预防。适用于卵巢癌、胃癌等腹膜转移患者。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腹水生成,需联合全身化疗使用。常见不良反应有高血压和蛋白尿,治疗前需评估出血风险。对卵巢癌引起的恶性腹水有效率较高,但价格昂贵且需多次输注。用药期间需监测尿蛋白和血压变化。
每日蛋白摄入应达1.2-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粉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低于2克/日,适当补充锌硒微量元素。可口服肠内营养粉剂维持正氮平衡,严重低蛋白血症需输注人血白蛋白。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复发。
恶性腹水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减轻膈肌压迫,每日测量腹围和体重记录变化。饮食采用少量多餐模式,避免产气食物加重腹胀。出现发热、腹痛或引流液浑浊需警惕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建议家属协助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治疗效果。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腹腔静脉分流术缓解症状,但需充分评估获益风险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