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严重吗

脊髓型颈椎病属于较为严重的颈椎病类型,可能影响肢体功能甚至导致瘫痪。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韧带增厚压迫脊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精细动作障碍等。病情进展速度因人而异,但一旦确诊需积极干预,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早期脊髓型颈椎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手部麻木或写字不灵活,容易被误认为疲劳。随着脊髓受压加重,可能出现双下肢踩棉花感、步态蹒跚、束带感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伴随排尿障碍或性功能障碍,此时脊髓已出现不可逆损伤。核磁共振检查能清晰显示脊髓受压程度和信号改变,是确诊的关键依据。
保守治疗对轻度脊髓受压患者可能有一定效果,包括颈托固定、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但多数中重度患者需要手术解除压迫,常见术式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等。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神经功能,但已有损伤可能无法完全逆转。未及时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肌萎缩、痉挛性瘫痪等严重后果。
确诊脊髓型颈椎病后应避免剧烈转头、按摩等可能加重损伤的行为,睡眠时选用合适高度的枕头保持颈椎中立位。日常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如出现新发肢体无力或症状急剧加重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和神经功能康复。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有助于神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