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结石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血液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和胃镜检查。胆结石可能与胆汁淤积、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部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结石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势。超声能清晰显示胆囊内结石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同时可观察胆囊壁厚度及周围组织情况。对于直径超过3毫米的结石检出率较高,还能发现是否合并胆囊炎或胆管扩张。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肠道气体干扰成像质量。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炎症标志物评估胆结石并发症。主要项目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胆管梗阻时可见胆红素升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会明显增高。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需加测凝血酶原时间。
CT检查能多平面重建胆道系统结构,对钙化结石的检出率接近100%。增强CT可鉴别结石与肿瘤,评估胆管扩张程度和肝脏病变。对于肥胖患者或超声检查受限时更具优势,还能发现胰腺炎、肝脓肿等并发症。但CT对胆固醇结石的敏感性较低,且存在辐射暴露风险,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无需造影剂即可三维成像胆管树,能准确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达95%,可清晰观察结石是否造成胆管梗阻及其程度。该检查无电离辐射,适用于孕妇和碘造影剂过敏者。但检查时间长、费用高,且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忌。
胃镜检查主要用于鉴别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当胆结石引起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时,胃镜可见十二指肠乳头充血水肿。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同时进行取石治疗,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诱发胰腺炎。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确诊胆结石后应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胆汁稀释,规律进食可促进胆囊排空。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就医,慢性期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发热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