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感冒的症状和饮食注意事项
呼吸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呼吸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秋季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饮食需注意清淡易消化、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秋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建议患者适当休息并调整饮食结构。

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通气障碍,可能伴随清水样或黏稠鼻涕。病毒感染刺激鼻腔分泌物增多时,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若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就医评估是否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饮食宜选择温热的粥类,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
咽喉部炎症反应引发吞咽疼痛和干咳,可能伴有声嘶症状。病毒感染初期可含服西瓜霜含片缓解,若出现黄痰、发热等细菌感染征象,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建议饮用蜂蜜柠檬水润喉,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加重黏膜损伤。
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原影响出现低热,通常不超过38.5℃。此时应多饮温水促进代谢,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饮食需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补充电解质饮料预防脱水,避免高蛋白饮食增加代谢负担。

炎症介质释放导致全身不适感,常见于流感病毒感染。可通过局部热敷缓解症状,严重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饮食中可加入姜茶驱寒,适量补充香蕉、土豆等含钾食物,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与病毒毒素影响胃肠蠕动有关。建议少食多餐,选择山药粥、蒸苹果等温和食物,避免生冷、高脂饮食。若腹泻严重可服用蒙脱石散,同时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

秋季感冒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水分摄入,优先选择百合银耳羹、萝卜汤等润燥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如猕猴桃、橙子可补充维生素C,但应避免过量食用柑橘类水果刺激咽喉。患病期间禁止饮酒及含糖饮料,恢复期逐渐增加鸡蛋羹、清蒸鱼等优质蛋白摄入。若症状持续超过5天或出现高热、胸痛等表现,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