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肝脏应该怎么做
外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外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保护肝脏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谨慎用药、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肝脏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需从多维度进行综合干预。

高脂高糖饮食易导致脂肪肝,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荞麦等粗粮,以及西兰花、菠菜等深色蔬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摄入频率。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损伤肝细胞,每日饮酒量男性不宜超过25克酒精当量,女性应减半。长期酗酒可能引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建议戒酒或采用无酒精替代饮品。饮酒时避免空腹,可搭配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肥胖人群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显著增高,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结合的方式,将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短期内体重剧烈波动。

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药物性肝损伤,中药何首乌、雷公藤等也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用可能伤肝的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多种药物混合使用。保健品使用前需确认成分安全性。
建议每年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筛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需每3-6个月复查。40岁以上人群应增加肝脏弹性检测,有肝癌家族史者需进行甲胎蛋白监测。发现转氨酶异常升高或占位性病变应及时专科就诊。

日常可饮用菊花决明子茶辅助清肝明目,避免熬夜保证23点前入睡。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肝气调达,建议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节身心。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肝炎病毒传播,处理生食熟食的刀具案板需分开使用。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场所,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乙肝疫苗。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持续乏力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