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了怎么补水补餐

小儿感冒可通过适量饮水、清淡流质饮食、温补汤粥、果蔬泥、口服补液盐等方式补水补餐。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受凉、营养不良、交叉感染等原因引起。
感冒期间需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每日总量控制在500-800毫升。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可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家长需观察儿童排尿情况,尿液呈淡黄色说明补水充足。若出现呕吐或腹泻,可改用口服补液盐溶液替代普通饮水。
推荐米汤、藕粉、稀释后的配方奶等易消化流食。6个月以上婴儿可尝试苹果泥米糊,1岁以上幼儿可食用青菜肉末粥。食物温度保持在40℃左右,每次喂养量减少为平时的2/3。家长需避免添加调味品,感冒期间儿童味觉敏感度下降,过咸过甜可能刺激咽喉。
生姜红枣粥有助于发汗解表,适合风寒型感冒。山药排骨汤能健脾益肺,适合病程超过3天的体弱儿童。制作时需撇去浮油,肉类炖煮至软烂。发热期间不宜食用羊肉汤等温补性过强的食物。家长需注意食物过敏史,首次尝试新食材应减量测试。
蒸熟的苹果泥含果胶能吸附毒素,香蕉泥提供钾离子预防脱水。胡萝卜南瓜泥富含β-胡萝卜素,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柑橘类水果需去皮去络,避免刺激咽喉。家长应将果蔬彻底研磨,避免颗粒卡呛。腹泻时暂停高纤维蔬菜如芹菜、菠菜。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Ⅲ能纠正电解质紊乱,适用于呕吐腹泻导致的脱水。按说明书比例配制,每10-15分钟喂服5-10毫升。家长需精确量取水量,浓度过高可能加重腹泻。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中重度脱水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感冒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更换水源。睡眠时抬高头部15度可缓解鼻塞。避免穿戴过多影响散热,体温每升高1℃需增加水分摄入12%。恢复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优先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若持续3天进食不足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需及时儿科就诊。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餐具每日煮沸消毒,养成饭前洗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