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饮食注意三个要点
女性日常保健编辑
医路阳光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
女性日常保健编辑
医路阳光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饮食需注意优质蛋白摄入、避免生冷刺激食物、补充造血原料三个要点。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治疗期间需通过饮食辅助改善贫血症状并减少感染风险。

每日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如鸡蛋清、脱脂牛奶、瘦肉等,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5克计算。优质蛋白可提供造血所需氨基酸,但需避免高脂肪动物蛋白加重肝脏负担。合并肾功能异常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蛋白摄入量。
禁止食用生鱼片、半熟牛排等生冷食物,所有食材需彻底加热灭菌。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损伤胃肠黏膜。水果建议去皮或蒸煮后食用,餐具需定期高温消毒,以降低因粒细胞减少导致的感染风险。

适量增加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鸭血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叶酸可通过菠菜、芦笋等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B12需从瘦肉、鱼类获取。使用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时需限制高钾食物,避免血钾异常升高。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可分5-6次进食以减轻消化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动态调整膳食结构。出现持续腹泻或口腔溃疡时应及时联系营养科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采用肠内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