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会造成什么危害

月经不调可能引发贫血、生育障碍、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子宫内膜病变等问题。月经不调通常与激素水平异常、卵巢功能失调、子宫疾病、精神压力、过度节食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痛经等症状。
长期月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日常需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
排卵异常或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可能降低受孕概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月经稀发或闭经。需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必要时使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来曲唑片等促排卵药物,或黄体酮胶囊调节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紊乱可能反映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伴随体重波动、痤疮等症状。需检测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磺酸溴隐亭片等药物进行干预。
长期闭经或雌激素水平低下可能加速骨量流失,增加骨折风险。建议加强牛奶、豆制品等钙质摄入,配合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碳酸钙D3颗粒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无排卵性月经不调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增加内膜增生甚至癌变风险。需通过宫腔镜检查评估内膜状态,必要时使用地屈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转化内膜。
月经不调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肥胖者需控制体重,每日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饮食上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摄入,减少生冷辛辣刺激。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异常出血、严重痛经等情况,应及时到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完善激素检测、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