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自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女性部位保健编辑 健康解读者
398次浏览

关键词: #乳房 #乳房自检

乳房自检可通过视诊、触诊等方式进行,主要方法有观察皮肤变化、检查乳头溢液、触摸肿块、按压腋下淋巴结、记录异常情况等。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自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1、观察皮肤变化

面对镜子站立,双臂自然下垂,观察乳房皮肤是否有凹陷、橘皮样改变或红肿。举起双臂再次检查乳房轮廓是否对称。皮肤局部凹陷可能提示乳腺组织被肿瘤牵拉,橘皮样改变可能与淋巴回流受阻有关。需注意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可能出现生理性皮肤色素沉着,不属于异常表现。

2、检查乳头溢液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乳晕区域,观察是否有液体溢出。单侧乳头出现血性、浆液性或清水样溢液需警惕导管内病变。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汁样分泌物属于正常现象。非哺乳期女性若发现溢液持续存在,尤其伴随异味时,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症或导管内乳头状瘤相关。

3、触摸肿块

仰卧位时在乳房外上象限、乳晕区等常见肿瘤好发部位进行指腹打圈触诊。良性肿块多呈光滑、活动度好的圆形,恶性肿块常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月经前乳腺组织生理性增厚可能影响触诊准确性,建议选择月经周期第7-10天进行检查。触到花生米大小以上的固定包块应及时就诊。

4、按压腋下淋巴结

四指并拢从腋窝顶部向乳房方向滑动触诊,正常淋巴结直径小于1厘米且可推动。若触及肿大、质硬或融合的淋巴结,可能与乳腺肿瘤转移或炎症有关。乳腺癌患者中有部分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自查时不可忽视该区域检查。

5、记录异常情况

建立自查档案,记录每次检查日期、发现的肿块位置大小变化、乳头异常表现等。可用图示标记肿块具体方位,便于后续对比观察。持续存在的异常表现超过2个月经周期,或发现肿块进行性增大、乳头内陷加重等情况,需尽快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

乳房自检应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保持手指清洁干燥。检查时需覆盖乳房全部象限,采用指腹而非指尖触诊,力度要适中。绝经后女性仍需坚持每月检查,可固定每月第一天作为自查日。自检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检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结合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脂肪饮食摄入,穿着合适支撑的内衣,避免乳房外伤。哺乳期女性出现乳腺炎症状时,应及时停止自检并就医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