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原则主要包括立即停止活动、呼叫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服用急救药物和避免自行就医。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需争分夺秒进行干预。
患者需即刻静卧或坐位休息,任何体力活动均会加重心肌耗氧量。此时应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解开紧身衣物,避免情绪激动。若在公共场所发病,需疏散围观人群保证通风。
第一时间拨打120说明心肌梗塞疑似症状,包括持续性胸痛、大汗淋漓等。等待救护车期间避免移动患者,急救系统能提供专业院前处理如心电图监测、氧气吸入等。自行驾车就医可能延误黄金救治时间。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若出现呕吐需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有假牙者应取出,必要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对于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但收缩压低于90mmHg时禁用。既往确诊患者可咀嚼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抗血小板聚集,但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活动性出血者除外。
严禁步行或乘坐非急救车辆前往医院,转运途中可能发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急救车配备除颤仪和急救药品,能实现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显著缩短血管再通时间。
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突发胸痛持续20分钟不缓解时,无论症状轻重均应按心肌梗塞处理。康复期患者应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氯吡格雷片等二级预防药物,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