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秘饮食该如何安排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儿童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补充水分、适量食用促排便食物、规律进食等方式改善。儿童便秘通常与饮食不当、水分不足、运动缺乏、排便习惯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减少精制米面及高糖零食的摄入,主食可替换为全麦面包、燕麦片等粗粮。每日保证蔬菜水果占膳食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富含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避免过量食用奶酪、油炸食品等可能加重便秘的食物。
每日需摄入10-15克膳食纤维,可选择梨、苹果等带皮水果,每100克约含3克纤维。豆类如鹰嘴豆、黑豆等每半杯可提供5-8克纤维。需注意纤维摄入应循序渐进,突然大量补充可能导致腹胀。家长可将水果切块或打成果泥方便儿童食用。
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需达50-60毫升/公斤,除白开水外可适当给予稀释的鲜榨果汁。晨起空腹饮用100-200毫升温水能刺激肠蠕动。观察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增加饮水。避免用含糖饮料替代饮用水。

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含小籽可机械刺激肠道。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选择无添加糖的原味产品。亚麻籽油可润滑肠道,每日可在粥品中添加5毫升。西梅汁含山梨醇成分,但6岁以下儿童每日不宜超过120毫升。
固定每日三餐及两次加餐时间,避免暴饮暴食。早餐尤为重要,进食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能促进排便。晚餐不宜过晚,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家长应记录儿童的饮食日记,观察特定食物与排便的关联性。

除饮食调整外,家长需帮助儿童建立每日固定排便时间,最佳时段为早餐后15-30分钟。鼓励进行爬行、跳跃等腹部受力运动,每日活动时间不少于60分钟。若饮食调理1周未见改善,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疾病。注意勿自行使用开塞露等通便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