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是怎么回事?

孩子便秘可能由饮食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运动量少、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活动量、腹部按摩、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儿童便秘的常见原因。日常饮食中精米白面过多,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不足会导致粪便体积减小、肠道蠕动减缓。家长需保证孩子每日摄入适量西蓝花、苹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避免过量食用奶酪、油炸食品等易导致便秘的食物。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但主动饮水意识差,水分不足会使粪便干硬难排。家长需督促孩子每日饮用800-1000毫升温水,可少量多次补充。夏季或运动后应增加饮水量,观察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补水。
久坐不动会减弱肠道蠕动功能。学龄期儿童课业负担重、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长,每日活动量可能不足。建议家长每天安排1小时户外活动如跳绳、跑步等,婴儿可进行被动操或俯卧练习,通过体位变化刺激肠蠕动。
肠道菌群失衡或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功能性便秘。这类患儿可能出现腹胀、排便疼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或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渗透性泻剂调节肠道功能。
这是一种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的先天性疾病,患儿往往出生后即有排便困难、腹胀如鼓等表现。确诊需通过钡剂灌肠造影或直肠活检,轻度病例可采用开塞露辅助排便,严重者需要接受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等手术治疗。
预防儿童便秘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让孩子坐便盆5-10分钟。饮食中保证适量油脂摄入有助于润滑肠道,可食用核桃、亚麻籽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便秘仍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家长须立即带孩子到儿科或消化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切忌自行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以免产生药物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