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保健护理
消化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消化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范用药管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情绪稳定、预防并发症等方式进行保健护理。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肿瘤侵蚀血管、药物损伤黏膜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禁食1-3天,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至冷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随后改为温凉半流质如稀粥、烂面条。恢复期选择低纤维、低脂、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嫩豆腐,避免辛辣刺激及粗硬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咀嚼充分以减轻胃肠负担。
严格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止血药如氨甲环酸注射液、凝血酶冻干粉局部止血。禁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损伤黏膜药物,服用铁剂纠正贫血时需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
每日记录血压、心率、尿量变化,观察呕血或黑便次数、性状及总量。使用电子秤量化出血量,警惕血压低于90/60mmHg、心率超过100次/分等休克征象。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数值低于70g/L时需考虑输血治疗。

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焦虑情绪,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诱发血压升高,加重出血风险。可参与轻松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家属需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患者恐惧感。
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防止静脉血栓。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便后温水清洗肛周。恢复期避免突然增加腹压动作如提重物、剧烈咳嗽,便秘者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

消化道出血患者恢复期应建立规律作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饮食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原则,3个月内禁止摄入酒精、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定期胃镜复查监测病灶愈合情况,出现头晕、心悸、反复黑便等症状时立即就医。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冬季注意腹部保暖防止受凉诱发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