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出白色粒子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尿出白色颗粒可能是尿酸盐结晶或泌尿系统疾病的表现,常见原因有高尿酸尿症、尿路感染、前列腺炎、乳糜尿、泌尿系统结石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液分析和泌尿系统超声。
饮食中嘌呤摄入过多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典型表现为尿液静置后出现红色或白色沉淀,可能伴随关节疼痛。可通过低嘌呤饮食调节,减少动物内脏、海鲜摄入。医生可能开具苯溴马隆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合并痛风时需使用秋水仙碱片。
细菌感染引发的脓尿可产生白色絮状物,常见大肠杆菌感染。多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灼痛,严重时出现发热。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多饮水。
前列腺液混入尿液可形成白色浑浊物,多见于久坐男性。症状包括会阴胀痛、排尿分叉,可能伴随性功能障碍。确诊需前列腺液检查,治疗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淋巴管破损导致乳糜液进入尿液,常见于丝虫病或肿瘤压迫。特征为尿液静置后分层,上层呈乳白色。需进行乳糜试验,严重者需低脂饮食配合手术治疗,药物可选择泛影葡胺注射液进行淋巴管造影定位。
磷酸盐或草酸盐结石脱落可能排出白色颗粒,多伴有肾绞痛和血尿。通过CT尿路成像可明确结石位置,5毫米以下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限制高嘌呤、高草酸食物摄入,如菠菜、浓茶、巧克力等。出现排尿异常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腰痛时,须立即就诊泌尿外科。定期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