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81次浏览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患者夏季需重点防范高温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通过调整作息、科学补水、合理饮食、适度降温及规律监测等方式平稳度夏。

1、调整作息

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低强度活动。午间保持30-60分钟午休,睡眠环境温度建议维持在26-28摄氏度。昼夜温差较大时需注意保暖,突然的冷刺激可能诱发血管痉挛。

2、科学补水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2500毫升,分8-10次少量饮用。优先选择淡盐水或含钾钠的电解质饮料,避免一次性饮用超过500毫升冰镇饮品。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及时补水。合并心衰患者应遵医嘱控制入量。

3、合理饮食

增加富含钾镁的香蕉、菠菜、紫菜等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采用清蒸、凉拌等低温烹饪方式,减少高脂高糖食物。可适量食用莲子、百合等具有安神功效的食材,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4、适度降温

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摄氏度,避免冷风直吹。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并使用医用冷敷贴降温,忌用冰水冲淋。沐浴水温保持35-38摄氏度,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室内可放置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

5、规律监测

每日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心率,使用便携式心电记录仪捕捉异常心电信号。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出现心悸持续超过10分钟、伴随冷汗胸痛时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病情变化。

夏季需特别注意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房前应在阴凉处过渡5分钟。衣着选择吸湿排汗的棉麻材质,保持鞋袜干燥预防足部水肿。可咨询心血管医生调整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剂量,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加强血压监测。保持居住环境通风但避免穿堂风直吹,夜间睡眠时可在手腕处敷温毛巾帮助散热。建议参加医院举办的夏季心脏健康讲座,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